20210930,终于,悬着的心放下了。

虽然早已知道一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,但是只有等到在系统中点击接受的那一刻,才感觉是一切尘埃落地。

这已经是我大学生活的第四个年头了,从当初那个,自闭内向,不善言谈的高中生,逐渐成长为如今的我。

直到现在,感觉自己的付出,终于得到了相应的收获,才觉得,一切是值得。

大学以前

我是山东学子,我可以说我文化课一直不算太好,远赶不上前面的同学。初中凭着“聪明劲 er”在班里一直前 3 左右吧,后面也不是很稳定,中考成功进到了胜利第一中学,算是当时的大成功了 233(对了,顺便说一嘴,“北屿”这个称呼便是初中时候起的,还有个小伙伴叫“南岛”)

然而,人外有人,山外有山,初中的优势早已荡然无存,不得不说,各地的教育水平确实是存在较大差异的,就像有些“授之以鱼”,而有些“授之以渔”如此。

高中,我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参加了信息学竞赛。说来也巧,当时初中学了两天信息竞赛的我,也敢去胜利一中考自主招生,当时自己凭着一股劲儿,看完了谭浩强的《C 语言程序设计》,当时感觉看完就算成功。当然,自主招生或者说竞赛并不考这些基础的语法,算法对当时的我来说算是一窍不通,甚至可以说是听都没听说过。结果当然也可想而知,至今一直觉得自己是真的敢。

但是,这也算是机缘,成功在信息组留下了名字,这也成了我进入信息组的契机。胜利一中的传统是交材料时会让你填一下感兴趣的方向(具体是怎么个方式我也记不太清了),如果你的排名比较靠前,会打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参加竞赛培训,也就是高中开学前的暑假了。我当时的中考成绩,并不算是非常好,但是之前留下的名字起了作用。我妈并没有收到短信通知(因为当时我也没手机,当然留的联系方式都是家长的),但是有个其他的家长认识我妈,在群中看到了名单,说上面有我的名字并告知了我妈(说来惭愧,我已经记不得这位家长是谁了)。我妈当即决定带我去参加,我至今仍不知道我妈当时为何如此强硬的让我去(至少从后面来看我妈都是非常在意我的意见的),拿上被子第二天就直接去报道了。当时,刚中考完准备放松摆烂的我其实是非常不情愿的,或许也是因为之前顺从习惯了,还是过去了,当时我妈到了学校跟竞赛负责的老师(老李)交谈,说没有收到短信,但是名单上有我,交谈的内容我也没这么听见,我当时好像是站在旁边,希望得到老师说没有我可以回去。但是过了一会,就让我上楼了,就是老一中进门右侧的楼,现在我也不记得叫什么名字,而且也已经不存在了(老一中拆了)。

那是另一个世界,在暑假的培训期间,我算是真正接触到了算法、竞赛。才知道原来一中初中就有那么多同学参加了竞赛,也才知道有个东西叫信息学奥赛,有个比赛叫 NOI(P)。因为我家并不在东营,自然而然就需要住宿,和同为住宿的同学一起建立了革命友谊。

或许是看到了我的小“天赋”,在暑假结束的一批筛选中我通过了,成功翘掉了军训(继续参加培训,不过我们初中也军训过一次),错失了和班级同学接触的大好时机(虽然在这以后就感觉自己像是一个“编译原理人”)。

但是我的竞赛之路其实并不顺畅,有些内容甚至不想再去回忆。这里简单的记一下,如果以后想起来什么便会回来补充。

第一年,平时周末参加培训,其余时间正常上课,NOIP 省二。

第二年,几乎是除了主科都在竞赛,NOIP 省一,APIO 银牌,CTSC 铜牌,省选一轮惨挂(如果我没记错,我因为两个小失误失掉了近 200 分,回去稍作修改便通过了),二轮翻盘失败(一轮二轮期间自己心态确实很崩溃,无心做题),退役。

第三年,竞赛退役回来补文化课,参加高考,参加自主招生,山东大学-20,天津大学-60,高考 582,全省排名大概 3w,无缘,裸分上了海南大学。

说自己心无不甘肯定是假的,我的竞赛成绩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的加成,看起来反而成了累赘。

后面,很多人问我,是否后悔参加竞赛,因为不参加竞赛,全心参加文化课,我的成绩肯定不止于此。

然而我的答案却从来没有变过,“不后悔,我热爱它。”

如果没有竞赛,我不知道怎么度过高中三年,除了读书、学习就是读书、学习。

这绝对是我这一生最珍贵的财富,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之一,就算是算及结果,答案也是一样。这样一个从小从小镇长大的人,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,认识到了厉害的人,知道了厉害的人的努力,也认识到了天赋和悟性上的差距,对自己更全面的认识有时候比任何事更重要。也是同时,我感受到了 gap,不仅是天赋上的,更是环境、认知上的 gap。

这一路,认识的人,好或不好,心存感激。

但是,对于自己的故乡,山东,虽不该如此,但是我确实不喜欢。高考拼命的想出去,大抵也是这个原因,我想去南方,高考志愿中大概也只是填了山东大学看看能不能冲,填了青岛大学保底,除此之外,均是南方学校。最后的结果也是 211,海南大学。

海南大学

初遇

海南大学,末流 211,为什么能评上 211,可能知道的大概都知道。

刚来海南大学,看到破败的宿舍楼,破烂的宿舍,门把手、床边都是一片锈迹(虽然后面才知道我们这宿舍楼竟称为“太子楼”,因为可以说是海大最好的男宿了,4 人间,独卫,非常感谢我们当时的辅导员的手气!!再后面,比较了其他学校的宿舍,更发现了我们这还是肥肠爽的,毕竟空间也大,一人一个上床下桌),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复读,我不想再回去,再去学那无聊的文化课,自己就抱着随遇而安的心态,来到了这里。

但是呆久了,我竟然喜欢上了这里,大概是喜欢这里的——“惬意”。现在谁说海南大学不好,我绝对第一个跳出来反对!

大学,一群来自八方的朋友,汇聚于此。庆幸大学与我一起生活的三位舍友的互相体谅,我们的宿舍关系也没有出过什么问题,大家都比较大度,I love you, hhh.

说来惭愧,我刚来海大的时候,也确实抱着很不爽的心理,甚至觉得这里配不上自己,也至于说出了很多不好的话。但是,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,山东考生来海大,其实分数都挺高的,相较于其他省份。尤其是在山东全是全国一,其他省份全国二全国三,而分数线差不多的时候。

大一的我,没什么面试经验的我,甚至说很内向的我,还是报了很多学生组织,包括校青协、校团、院团、院青协还有很多我忘记了,但当时忘记了,而不是现在忘记了,这也导致了很多有趣的事。

因为我虽然什么也不知道,前路未卜,因为我其实是我们家第一个大学生,没有任何经验可以从家里告诉我,有些甚至是错的(道听途说罢了,和简单的从众)。但是,我唯一知道的是,大学是我新生活的开始,我也从内心的想要改变自己。也是我这种敢于参加,敢于尝试的想法让我有了一些机遇吧。

内向且没什么经验的我,结局可想而知了。有时候参加面试的时候,就单单收到了面试地点时间信息,有时候还把面试的组织搞混了…自我介绍也没怎么准备,让我现在再面当时的我,我可能也留不下什么印象,就是给人留不下印象的那种 hhh。啊对,还有时候,是真的,不知道,自己,到底,填的,是,哪个,部门,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。但是还好的是,我的院青协的部长们,不看重你吹的怎么样,更看重你的性格品格,于是我成功加入了院青协。当时知道原来还有校青协,瞬间感觉自己 level 低了不少,但是后来,知道了校青协的工作量,看着校青协的室友这种忙,最后学生组织加分居然是一样的,自己居然还有些庆幸 hhhh。

在一年参加志愿活动,出推文,拍照片的过程中,也算是知道和掌握了一些做事能力。可能是自己在这一年过得还挺愉快,最后在部长的劝说下,选择了留任(或许是觉得我比较靠谱,因为我们部门其他人也有参加留任的考核,最后还是选了我)。

可以说,自己强行没让自己大一闲着,没事就找事做,另一个契机,也是发生在这一年。

当时在大一学期要结束时,我们换了一个辅导员,新来的辅导员选了一个什么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,当时辅导员在国重那边,我自然也是参加了进去,在我们班长的推荐下当上了什么什么科研负责人(完全记不得了),至于为什么推荐?大概是因为大一学院有一个叫 IT 文化节的东西,有编程比赛,我凭借高中学的拿点算法知识,轻松 AK,也轻松血虐了大二大三的其他选手 hhhh(不过说实话,那个比赛的题目难度,也就是 NOIP Day1T1 或者 Day2T1 的难度吧,大部分还是编程能力题,能看懂题目就能做出来,而且没有任何评测系统,评测靠人,你说你做完了然后有人拿着测试样例过来,答案都正确,给你记分记时间)。从此大家都觉得我比较厉害,尤其是编程(谁说竞赛没有用的 x)。

另外,补充一下,当时开学的时候我也曾想参加 ACM,但是经过询问学长,甚至都不知道 ACM 是什么,便作罢。海南大学确实没有搞 ACM 的,一个是因为交通不便吧,因为各个城市跑,没有高铁,只能飞机,成本还是很高的,另一个我猜是,同学们的起步就比较晚吧,而且没有什么人组织,没有人能够让你开学前拉过来集训上一个暑假。不过,如今,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协会有一个 ACM 小组,这也是后话了。

说回来,我也不知道当时进了实验室在干嘛,平时就是自己值值班,值班也就是搬着电脑坐过去,上自习罢了。不过当时有个做网安的学长,做了点培训,学了一点 ESP8266[1, 2, 3]和Arduino那些,还挺好玩的 233,后面他们搞了第一届HDCTF,我也是第一次接触 CTF,凭借高中竞赛的那点数论知识[1, 2],能看懂和推一下 RSA 那些,然后之前做过 Nazo,那些 web 的题有些就轻松解了,当时还自己刻意学了HTMLJavaScript那些内容,其他是真的不太会。最后拿了三等奖?忘记了,但是记得颁奖的是我们班主任,奖励是一个手环。此后,我试图参加 CTF,感觉肥肠有意思,主要是感觉好玩,后面学长邀请我做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的副会长,我也欣然同意了(虽然自己出了吃了个饭,也一直在划水,事情能推就推,说来惭愧)。后面也因为一些事没有继续参加 CTF,也便是我说契机。

想了想,还是不说真名了吧,当时在实验室认识了 HY 同学,然后把我推荐给了 BY,得知 BY 已经海大毕业(甚至当时军训时在思源学堂放过年度人物的录像就有他),还有他的 RA-Team。这算是另一个巧合吧,如果当时我没参加 IT 文化节,我当时没参加辅导员的组,我班长也不会推荐我做 xx 负责人,也不会认识 HY,也就无从认识 BY。

那时候,BY 问了我几个简单的问题,比如会什么,之类的,做了个简单的了解。然后后面,我就跟着稀里糊涂的参加了我第一个创新创业类比赛(海南省人工智能创意赛),我是负责讲 PPT 的,我不需要答辩,就背稿讲 PPT 即可,也认识了一起参加比赛的 XM 和 LZ 学长。结果还不错,大概是一等奖。

这段故事,算是正式开始。

忙碌

也是从那时起,我才知道了创新创业比赛这回事,也才了解了推免这个事。虽然我之前没有刻意提高绩点,但是出于从小到大的刻板印象,还是希望自己成绩好,期末复习期间还是肥肠努力的。大一的绩点也是我整个大学绩点的巅峰了,大概 3.73 的样子。在 6-7 月份,大部分的比赛也都结束了,要想参加就得再等一年了。

在暑假期间,有两件事,一个是 BY 安排让我学习机器学习的知识,我便跟着李宏毅老师的机器学习视频进行学习,那时候应该看的是 2016 年版的,该学的也差不多都学了,和 BY 提交学习笔记,两篇关于机器学习笔记博客[1, 2]也是当时写下的。高中其实还是接触过一些 Python 的,不过编程语言这东西也从来不是障碍。当时 BY 还布置了几个小项目,其中就包含树莓派做 MNIST,也是第一次遇到好吃的树莓派呢。我自己做的第一个小项目,就是用树莓派做火焰识别,当时就用 Keras 的 CNN,自己也不懂什么 VGG 之类的,就直接上 CNN 的。当时也不懂什么目标检测,就知道判断有没有火焰就完了。曾经有想用这个发 paper,做传感器和视觉融合的判断,但是苦于没有数据,很难过。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多模态之类的,就一个 basic 的 idea,这个其实后面也参加了几个小比赛,也作为机器学习组的开篇项目了。

在暑假的另一件事,虽然我怎么参与,但是后面的影响确实巨大的。便是成立了海南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协会

大二开学,一切进入正规,开学最忙的便是迎新和招新了(不要忘了我留任了,院青协新闻宣传部部长,当然我也作为了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的副会长也要招新,作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创始人,也要招新,作为机器学习组组长也要招新…协会的招新,也是招到了协会第一批干事和部长),我也在这看到了有趣的学弟学妹们,因为上学期也基本没什么比赛,除了开学那段时间,一切平稳且平稳。

刚开学没多久,和 CJ 和 XM 去西安参加了第三届丝绸之路机器人创意赛,几乎去了就有奖,除了后面几名是二等奖,其他一等奖和特等奖,也是见了那些比较厉害的项目,最后拿了一等奖,也赚了一趟西安的公费旅行。

也是在大二上学期快结束时,BY 告诉了我 FL 这个新领域,还有很多问题未解决,其中激励机制便是重要的一点,这也是后面的引子了。

接着,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疫情。

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,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,所有城市都静止了。不过说来幸运也是可笑,东营从来没有任何一例疫情,大概是东营位于所有交通路线的终点吧,人流本来就不算大,管控也比较好。

疫情是煎熬的,却也是机遇。毕竟我的两篇 paper 的工作都与疫情相关,这也是为后面比赛埋下伏笔了。

海南大学算是比较敢的了,5 月份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便开学了。原以为比赛会因为疫情推迟,却并没有。匆忙的通知,仓促的准备。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的,接下了无人车的项目,疫情期间做的 FL 做肺炎识别的项目交给了 YZ 来做。结果是,都不好,协会的另几个项目倒是奖拿到手软。后面反思一下原因,确实是自己没什么经验,做的也不好,尤其是不懂评审规则,不会包装(其实自从那开始,自己也对这类比赛有些反感了,也不算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)。

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,肺炎识别的项目在 C4-AI 的华南赛区获得二等奖,成功晋级了全国总决赛。

也是在这个学期末,我知道了数学建模比赛,之前其实自己也知道了数学竞赛,但是自己实在是忙不来复习高数那些东西了,也便作罢。当即决定暑假留校参加数学建模的培训,但其实自己上了没两天就自己在宿舍学了,一个是觉得老师讲的有点慢,而且是大教室还得去抢位置,另一个是自己不太习惯听课这个选项了,自己也完全能自学。就拿着那个姜启源的《数学模型》在宿舍看了,虽然也就看了个大概。(说句实话,我觉得就算看完了也没什么用,最重要的还是要做作业,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各种模型,因为数学建模算是开卷答题了,建模思路是最要的,而且不要眼高手低,当你去做、去建模才能发现一些细节问题)

大二,也就此草草结束了。

迷茫

大三一开学最重要的便是数学建模了,当时和 XM 和 WJ 组队,肝了 3 天。简单说一下吧,当时我们第一天拿到题,第一天晚上要解决的便是选题,A 题是个物理题,我们这几个人一看就算了,我题目都没读。第二题是个算法题,应该是 NP-Hard,反正就是各种随机算法乱搞感觉就能做,有个更靠谱的方法就是 RL,感觉 RL 能乱草,但是这个 env 也太难了,这也就成了编程能力题。虽然知道 RL 能做,但是当时我对 RL 的了解,也仅限于李宏毅老师的视频里的了,而且也是仅仅涉猎罢了,也没自己动手做过。队友也不能在编程方面帮助我,本来我就是主要负责编程的部分,XM 负责论文主笔,WJ 会一些 SPSS、MATLAB 还有一些数学模型啥的(感觉模型比我知道的要多一些,可能上过培训课多一些)。但是拿 RL 做也绝对是个创新了,很容易拿奖。C 是一个数据处理题,比较传统。于是就在 B 和 C 之间纠结,最后决定让我回去试试先,明早再决定。于是我晚上回去 code 了一下,再复习了一下 RL,感觉差不多能行,第二天一早过去决定,我这边搞 RL。因为第一问可以完全不用 RL,最短路即可,本来是交个一个队友搞定,我搞定 RL 做后面几问,另一个开始论文。写了大概 2h,那边做第一问的同学没什么思路,我觉得这不是 C 随便写一下就完了吗,转头我写第一问,这样一下来,就闲下来一个人。最后在 9 点多做了个决定,选 C 来做。选 C 的问题就在于创新点难找了,但是 C 都是数据处理,我拿 Jupyter Notebook,然后用 pandas 什么的乱搞一下,不过还好之前相关性分析在作业里做过(是一个分析地球表面气温的题,应该是前几年的一道原题),数据处理基本没遇到什么困难,甚至还拿 ML 做了一下分类,主要的分类模型还是决策树(毕竟效果好)。在最后一个晚上有一问的做法好像出了很大问题,想了挺久解决办法的,然后那晚上大概只睡了 3 个小时吧。一晚上赶的差不多,中午稍微回去休息了 2h,下午回来补充和润色了一下论文,把最后数据和答案整理了一下,但是临到提交的时候才发现,之前交给一个队友的数据更改并没有动,不知道什么情况,让他匆忙进行修改,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,不,可以说是看到,他手抖得厉害,然后我把这部分搞定了,几乎卡点完成验证,然后就等待提交了。这个比赛算是结束了,值得一说的是当时我们在思源做,但是思源大部分都在自习,为了不打扰到了隔壁没有空调也没有人自习的地方做数学建模,我都已经湿透了,队友已成佛 hhh,只能说适应了已经。只有在最后一晚,等别人都走了,我们才搬去有空调的地方呆了一晚上,第二天一早又搬回来。

最后的结果却是喜人的,国二,省一。

然后又是,一如往常的招新,其他的事情有些记不得了,反正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小事,同时专业课也多了,课业也给我带来了挺多压力的,我的精力也有所分散,期末复习也没之前那样认真了,还是一天复习一科,佛系考试。

对了,当然还有之前说到的国赛,一趟去杭州的公费旅游,只拿了个国三(x,不过也是发现了项目的很多问题。只是输的有点不甘心,因为评委上来问了一个“你们知道什么是智慧医疗吗?”,确实给人问蒙了,这个问题确实是意想不到了,觉得我们项目起名太大,着脚点太小,工作太少。同时,这个比赛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当时比赛完回来第二天就是六级考试,我相当于纯裸考去了,结果也是可想而知,但是影响却是很大的,这毕竟是推免前的最后一考了。

还有个比赛就是天梯赛了,在 RK 的搭线下组成了银河战舰,妥妥的省特,我自己拿了个人国二,也是今年刚知道有这个比赛,不然我大一肯定参加了(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带我就是了)。

另一个小比赛就是创客马拉松了,也是自己做了全栈的内容,包括标记数据,做的是凌空画笔([code], [demo]),拿了校一,也是刚接触了目标检测这个领域。

到了大三的下学期,之前的两个没出成果的项目还是继续了,我做了 FL 肺炎检测的负责人,学校也是在骆校来了以后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,正好和这个项目比较 match,便找了那个学院的老师做指导,当然项目负责人是我,项目所属应该是生物医学工程学院,我却不是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,所以只能说我们学院亏了(x

在 ZW 的帮助下,完成了这个项目的润色,但是首战折戟,挑战杯校一,却是省三。后面我作为项目负责人确实有些不负责,大部分的任务都是交给 ZW 和 ZC、SY 做的。

也是这时候,因为自己的成绩逐年下滑,已经到了 rk11,感觉推免无望或者说很悬(因为我们学校政策是奖项论文加分最多 0.3,我随随便便就能加满,前面应该会有加不满的,按照往年 5% 的推免率,应该需要 rk9,感觉还是有点机会,但是又没那么有机会,就是边缘人的纠结懂吧),于是决定申请港校,父母也是很支持,所以开始学雅思,看了很多知乎的文章,大部分都是营销文,建议大家不要看,参考意义实在是不大,毕竟每个人的基础和悟性也是不同的,当时自己就单单自学,随随便便做做单词背题,因为临近期末的时候复习,忘记了报名暑假的第一次的雅思考试,g,于是只得 7 月底才能考试。

在此期间,联系了一个港校的 W 老师,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和 presentation,因为自己也没啥经验,不知道申请面试面什么,结果问的线代、高数和概率是一塌糊涂,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,最后也没拿到 offer,不过问了一下老师有没有机会做一些项目或者什么工作,主要也是想有些成果发 paper,老师给了一个项目做,这也是暑假我除了雅思外的主要工作了。

欣喜

暑期的雅思怎么样?考了一次便安心找了个班报名学习了,也是不是很理想,不过也是文条不紊进行。

大四一开学,便是推免了,抱着侥幸心理的我肯定还是要交一下材料的。当时很多港校开始了提前批的申请,因为港校是要先提交语言成绩再申请的,而且先到先得,一直没有语言成绩的我,可以说是很慌了。另外,在上学期末,我也是试着有了几个学校的夏令营,可惜一个都没有入营,我想原因有几点:1. 我没过六级,这个在推免中还是很重要的,不管多少分,至少应该过。 2. bar 太高,卡本科学校的我也是没什么办法。不过庆幸的是,上学期的六级我 478 过了,推免也是用上那次考试的成绩。

最后,我看到大部分人都能加满 0.3 的时候表示很慌。不过综合成绩出来,我 rk8,可以说是很有机会了,于是匆匆联系老师,确实也打扰到了很多老师,报名各种学校的预推免。因为有了六级成绩,过程显然顺利了许多,最后推免名额出来,名额增加了不少,11 个,妥妥的。

大概在 9.13 晚,我接到了计算所的一个实验室的电话,不过不是我报名的实验室,问我愿不愿意去,可能有笔试和面试,具体明天通知。当然是欣然答应了,第二天,收到了我报名的实验室的面试通知,却不是之前那个,就开始准备做核酸和去面试了,因为之前那个电话,让我以为一直有笔试,所以也是很慌,提前了一天到。本就想定一个离计算所近的宾馆,最后订到了计算所对面的宾馆…这也太近了…但你也可以想到因为这个,宾馆等房费几乎翻倍了,印象中是 300+ 一晚。

然而自己后续并没有收到笔试通知,很懵。参加了实验室面试就结束了,面试过程还算顺利,一开始让自我介绍,我看了很多某乎上的面经,都说要英文介绍然后简单英文问题,再专业问题,再项目问题。然而去了,老师就说自我介绍一下,先前准备的英文自我介绍也没好意思拿出来,照着英文又翻译回中文了…然后匆忙看的专业问题也没有问到,就照简历问了些问题。

三个插曲,收到计算所面试通知之前其实就接到了一个电话面,可以算是让我大概了解了我简历上可能的问题,另一个是去计算所面之前联系的 xmu 的一个老师,在计算所面之前的上午面了一下,老师也是比较欢迎,其实我也挺喜欢那个老师的 hhh,也是这些面试经验让我能够在以后的面试中更加冷静和得心应手吧,再另一个就是到了北京还玩了一下午 hhh。吐槽一下北京的 711 居然没有位置吃饭饭…想想海口的便利店,哪个没有座位啊…于是就在窗台坐着吃了点。

面完就去 happy 了,反正中秋基本都放假,也很少学校在这个期间组织预推免,就干脆玩两天再回去继续报名。结果当天晚上,在南锣鼓巷的时候,说来也巧,本来想去的小熊日志,找了半天也没在地图上找到,居然走着走着看到了,刚走进去,就收到了 offer,于是当时我就买下了一个小熊,起名:offer,简称:小 o!后面没什么压力了以后自然玩起来也轻松了许多,晚上回宾馆的路上就找了打印店签了协议。

后面把所有面试和预推免都推了,和之前联系的老师都说明了情况。

然后就等着推免系统填报了,一个等待是海南大学的处理,在 25 才上报,26 晚上才能查到推免资格,一个就是报名后等待计算所的录取通知了。

在等待计算所通知期间,有幸加了绿群,认识了很多名人,比如海洋哥!海洋哥实在是太励志了!当然计算所也是诞生了名场面,漫长的等待总是煎熬的,没有任何通知的两天,也没什么心情做其他的,主要是怕意外。同时,928 以后的各种事件也是让人感慨,前面的人拿了太多的 offer 不放,到最后系统填报才选和放 offer,学校也是疯狂被鸽,只能补录,甚至有的直接鸽穿,准备第二次预推免了。在我眼里,超发 offer 的学校比学生海王还要恶劣。

学校被鸽了好歹有备选,如果一个学生接了 offer,没有留备选,最后被学校鸽是真的没有后路,只能等捡漏。我觉得在这期间,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诚实。这里实在忍不住吐槽一下,对于海王们,明知道不会去的学校,为什么不能放一下 offer 呢,让学校提前补录不好吗?对于超发 offer 的学校,我也是没话说…只能说活该自己名声臭了,这样的恶性循环就是,学生每个都要留好几个 offer(谁知道那个学校鸽,毕竟自己有学上才是最重要的),学校招生的老师只能列一个长长 wl,超发 offer 的学校必然被鸽一大片。真推免还是得看 928,xs。当然,也没法保证每个人不会鸽,每个学校不会鸽人,毕竟学校的协议也只是个废纸罢了。

感谢计算所收留,推荐大家报名计算所 233,虽然过于稳了点,不过也算是研究生第一课了 hhhh。收到录取通知的时候已经是 9.30 的 23 点多了,当时自己已经在海底捞开吃了 2333

在等待期间,海大的老师也有给我打电话的,表示如果没录上愿意让我本校读研,也会给予学院最好的师资,表示很感动 555。

后面

在我大学这四年期间,有两段感情经历,也只会有两段了。

可能这篇文章没什么图片,如果自己以后想起来再回来补吧,主要是麻烦。

未了

知道的,不知道的,其实也没那么重要,毕竟一切也都发生了,那就让故事继续好了。

这个回忆录其实高中就已经想写了,但是一是出于心理的耻(大概是因为结果不好吧),另一是不想回忆(大概是一种逃避心理)。

这一篇写下来确实有点流水账的意思,但是也不完全是吧,只是想把自己的经验与你分享。

我可能从来没和除了自己最亲密的人以外分享,现在,多了你。

不说了,emo 了。这篇文章居然有近一万字了。

写于二〇二一年十月二日,凌晨四点二十六分。

致谢

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,感谢他们没有给我带来来自家庭的压力,让我能够有更多机会寻找自己追求的方向,更想感谢的也是最重要的——尊重我的意见和选择。

感谢一直陪着我给我鼓励的宝贝。

感谢一路上老师们的栽培,不管是授课老师、还是我推免或者申请期间联系的老师,和你们相识都是我的财富,而且我很感谢我遇到的老师就是那么的温柔善良。

感谢祖国和学校给我的良好生活环境。

感谢 BY 学长的科研启蒙和指导。

感谢低谷里共勉的朋友们,无论是舍友、还是做项目的朋友们,可能我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好。

关于我

留一个联系方式吧,在 About 页面可以找到我的联系方式,也可以在这篇博客下方留言。